加入收藏
微博关注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最新动态 社会聚焦 大状说法 业务范围 成功案例 公益维权 媒体报道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杨状律师,法学学士,经济法学硕士,目前执业于上海,专注于公司商务、民事维权、刑事辩护及知识产权案件。
021-63588005
13774354747
718140016
yanglawyer123@126.com
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新会路468号中环现代大厦13楼(近常德路、胶州路)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婚姻房产
77岁老太诉请女儿“常回家看看” 无锡法院判决支持
来源:网络  点击:5193  时间:2013-07-01 18:05:57
分享到:
       1、特别关注
 
  “常回家看看,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这首传唱十余年的老歌,唱出了众多儿女和父母的共鸣,如今“常回家看看”被写入法律条文,子女今后不常回家看望或者问候父母将构成违法。依据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从7月1日起,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对于“常回家看看”入法,在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中常有争议。有的认为,把“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不具有现实意义,因为法条中只有简单的一句话,但是如何去界定违法、子女应该多长时间回家一次、一次待多长时间、违反了如何处罚等问题都不明确,所以这一条就失去了执行的可能性。也有的认为,常回家看看只是一种提倡,并非强制性条款,但是制定“常回家看看”比不制定好,对年轻人也是一种提醒,即使是在外奋斗打拼,还是要经常问候一下老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常回家看看”等精神赡养问题,实实在在摆在了我们面前。这个难题如何破解,这一修订后的新法如何贯彻执行,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人民法院今天的判决开了全国先河。(2006年10月,北塘法院被全国老龄办、公安部、司法部联合授予“全国老年维权示范岗”荣誉称号。)
 
  2、案情简介
 
  2013年4月3日,77岁的老太储某到无锡北塘区法院起诉,要求其女儿女婿履行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赡养义务。同年4月17日,北塘法院立案受理。今天(2013年7月1日),该院公开开庭审理此案,新华社、人民网、中新网等20余家新闻媒体记者旁听了开庭审理全过程。
 
  原告诉称,早在2009年3月,原告与老伴及两个子女签订了一份协议,称老夫妻将老房子卖掉,卖老房子的钱给女儿,今后的住居由女儿安排,直至养老送终。2009年8月,原告的老伴去世。2012年8月,原告与女儿一家不和,搬离了女儿家。原告提出自行解决居住问题,由女儿女婿解决房租并定期看望。但从去年9月至今,女儿一直未去看望过。原告特提出三条诉请:1、为避免同住而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其自行解决居住问题,由被告女儿女婿每月支付其住房补贴费600元。2、要求女儿女婿支付其以往的医疗费自费部分2万余元。3、要求女儿应定期及在传统节假日至其住所予以看望、问候。
 
  其女辩称,自己负有赡养义务,但母亲无要求居住使用何处房屋的权利。母亲此前擅自在外租房居住的费用,属扩大损失的行为;如母亲自行解决居住问题,愿意每月补贴约300元。
 
  3、法院判决
 
  一、原告的女儿马某、女婿朱某自2012年9月起,以每月600元的标准给付原告房租费,2012年9月起至本判决生效之日止的前述费用,两被告应当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付清。二、原告的女儿马某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原告此前的部分医疗费8000元。三、原告的女儿马某应当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每两个月至少需至原告居住处看望问候一次;元旦、端午、重阳、中秋、国庆节,应当至少安排两个节日期间内予以看望;除夕夜至元宵节的春节期间,应当至少予以看望一次。
 
  法院在判决书中详细阐明了支持原告要求女儿予以看望的五点理由。一、老年人能度过幸福的晚年,除了物质保障外,更重要的来自于精神抚慰,而子女对父母的精神抚慰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强烈的有效性。二、该要求子女予以看望、关心照顾的诉请,不光符合我国传统美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要求。三、精神赡养、对父母的关心照顾、定期看望,不同于父母因病需要护理照料的情形,即使在老人正常安康情形下,子女们也应给予父母精神慰藉。一句问候、一封书信、一个电话,对父母而言胜似良药、价超万金。四、一定程度上,父母对子女在物质方面的要求往往很低,但他们期盼着子女儿孙绕膝,诉说家常、分享快乐。在看望过程中父母也会了解子女们的现状,与子女们分享快乐、分担忧愁,也从另一个角度再次体现父母对子女们的无私博爱之情。故柔性的道德要求与刚性的法律规定两者均目的指向为家庭成员的和睦、父母子女的天伦之乐。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与需求者,老人的今天就是子女们的明天,这个道理妇孺皆知。五、考虑到原告储某现实际居住地与其女儿马某的实际居住地约40公里左右,除储某住院或其他不能自理需马某履行陪护义务外,在一般正常情形下,马某应每两个月至少至母亲处予以看望关心一次。传统和重大节假日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节,应至少有三次予以看望。春节期间,即除夕夜至元宵节期间,必须至少看望一次。朱某作为马某的配偶,对马某的前述义务,负有协助义务。法院同时希望:本案当事人今后能多一些相互间的沟通与理解,常怀感恩之心,有助于消除以往的隔阂。有着血浓于水的基础,抱着海阔必定天空的理念,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多一分阳光与欢乐。
 
  4、连线法官
 
  北塘法院保护老年人权益合议庭审判长高鑫
 
  今天判决的这起案件,对贯彻执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77对老太状告女儿女婿,要求提供住处并经常来看望自己。原告说:“我年老体弱,子女来看我是应该的,我也想看他们啊!”
 
  原被告之间的纠纷,我们曾多次组织双方调解,但并没有进展。在调解的过程中,原告多次表示自己年老体弱,要求女儿定期看望。
 
  法院能否支持她的这个诉请?此前,“常回家看看”如果作为打官司的诉请于法无据,但7月1日起施行的《老年人保障法》新法中,将其写入了法律。这也就是说,7月1日起,“常回家看看”可以作为单独的诉讼请求了。因此,我告诉原告,可以要求女儿来看望,但这需要在7月1日新法施行后。于是,这个赡养案成为了新法施行后的“常回家看看”第一案。
 
  该法修订前,司法界对于精神赡养到底是道德义务还是法律义务一直争论不休,直至新法出炉,才基本统一意见,认为“常回家看看”的精神赡养属于法律义务。在今天的判决中,法院支持了原告要求女儿常来看望自己的诉请。
 
  量化和执行却还是难题。多久看望一次老人才算“常回家看看”?我们认为,平均两个月一次的看望,是最起码的。
 
  此外,每年的重大传统节日如元旦、端午、重阳、中秋、国庆,子女应该至少回家看望两次,除夕直至元宵之间必须至少看望一次。如果子女不履行看望义务,权利人可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将根据情节予以罚款直至拘留。
 
  北塘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袁挺
 
  精神赡养是老年人权益保障的一个重要维度。在瑞典、芬兰等北欧福利国家的法律中都有关于子女对父母精神赡养的具体要求,以保证老人们晚年的幸福。这些要求以量化的方式规定了子女与父母的居住距离,每年、每月、每周,甚至每日应当与父母接触的时间和次数,子女与父母谈话的忌语都受到限制,从而最大限度地从立法上保证赡养行为的质量。在日本,也有“一碗汤”距离的规定。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老年人在精神方面的需求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逐步变得强烈。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人大多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对子女经济供养方面的要求越来越少,但越来越多的老人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比如自己作出的决定能得到子女的尊重和支持、生病时子女守在身边、逢年过节有人陪伴。人老了会对子女有一种依赖,也会变得敏感、脆弱,受到子女冷落,内心的痛苦是免不了的。由于缺少精神寄托和情感交流,不少老年人常常在孤独、寂寞中忧郁成疾。因此,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一次修法,精神赡养的重视程度和可操作性在新法中得到了强化,并且作为修法的一个重要思路之一,渗透到了许多条款之中。新法第十四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在第十八条条文里面,又着重指出: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通过解读我国相关的法律,我们认为,精神赡养包括三个方面,即人格尊重、成就安心和情感慰藉,换言之,精神赡养必须同时满足老年人的自尊需求、期待需求和亲情需求。因此,精神赡养并不只是简单的“常回家看看”,不但包括对老人进行积极的亲情慰籍(即情感的精神赡养)。还应当包括不对老人制造精神痛苦或精神虐待。如在言语、行为上不伤害老人、不限制老人生活自由和人身自由。老人再婚,找伴侣、交朋友,参加文艺体育活动,以及对其他精神生活的追求,都不能进行限制。
 
  目前,对与精神赡养是否可诉还存在争议,有人认为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并没有对不履行精神赡养的法律责任作出规定,而且强制履行精神赡养的判决会在执行中遇到困难。精神赡养可以通过社会舆论、赡养人所在居委会、单位的批评、教育加以解决。”还有的认为,“对于经济上不需要帮助,但精神上需要慰籍的赡养,由于其内容的主观性,应以道德进行调整 ”。等等。
 
  法律的确对不履行精神赡养的法律责任规定得不具体。而且,对精神赡养的判决和执行,确实比物质赡养的判决和执行要复杂的多,麻烦的多。但我们作为司法机关并不能因此而否认精神赡养的可诉性,在老年人权益保护领域缺位。
 
  精神赡养的范围很广,一切事关老年人的精神愉悦与否的赡养内容和方式,都可能涉及精神赡养问题。因而,我们不能认为精神赡养都不可诉。根据我们的分析,至少下列几个方面的精神赡养,完全具有可诉性:1、物化的精神赡养;2、必要的探望;3、子女有条件者,老人要求与子女共同生活;4、子女“分爹分妈”赡养,当子女有条件时,老人要求夫妻共同生活;5、子女限制老人精神生活或自由,老人要求排除妨碍;6、子女对老人精神虐待,老人要求停止侵权;等等。
 
  当然,精神赡养,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沟通、慰藉,法律的介入只是一种手段,赡养人与被赡养人双方应当互谅互让,互相尊重、理解。法院作出判决只是无奈之举,双方之间达成谅解,重新建立良好的父母子女关系,让老年人安度晚年才是我们法官所希望看到的。
 
  5、荣誉背景链接
 
  北塘法院老年合议庭  北塘法院于1996年在无锡率先成立了保护老年人权益合议庭,十多年来,老年合议庭以保障老年人的诉讼权利、方便老年人参加诉讼为宗旨,对涉老案件进行归口审理,至今审理了案件2500余件,涉及赡养、收养关系、婚姻、继承、赔偿、房屋权属等各类纠纷,较好地维护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2006年10月,被全国老龄办、公安部、司法部联合授予“全国老年维权示范岗”荣誉称号。
 
  高鑫法官  2012年10月18日,成立全国首个以法官个人名字命名的老年维权工作室——“高鑫法官老年维权工作室”;2012年10月,被无锡市文明办评为“无锡好人”; 2012年,江苏省第六届“金法槌”杯优秀指导案例三等奖;2012年,江苏省法院系统优秀裁判文书评比第一名。
 
  6、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第十三条   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
 
  第十四条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第十五条   赡养人应当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
 
  第十八条第一款、第二款  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
 
  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二十一条条一款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

大状说法:http://www.dazhuangshuofa.com

 

        


 
友情链接: 大状说法网 | 广州律师 | 上海律师 | 中国轨道交通网 | 汇法网 | 太原律师 | 无锡律师 | 惟正法律网 | 东方法眼 | 上海刑事辩护律师 | 杨状律师网 | 深圳电器维修 | 链接申请
版权所有:杨状律师 盗版必究 CopyRight © 2012 沪ICP备12024935号
联系地址:上海市普陀区新会路468号中环现代大厦13楼(近常德路、胶州路) 办公电话:021-63588005,13774354747 E-mail:yanglawyer123@126.com